我蹲在天工院房梁上啃芝麻烧饼,簌簌掉落的芝麻粒在蒸汽机残骸上蹦跶,活像给铁疙瘩撒了层头皮屑。
牛皮正蜷在锅炉管道里拧螺丝,头顶那撮羊毛卷被火星燎得焦黄,远看像只烤糊的绵羊。
昨夜他又熬了个通宵,此刻后脑勺粘着半片齿轮,随着动作“叮当“作响,活脱脱个人形挂件。
“主子!新制的八叶风扇到货了!“李卫顶着鸡窝头撞开木门,怀里搂着个竹篾扎的巨型风扇,叶片上还粘着菜市场的葱叶子,“按您吩咐加了变速档,就是这动静……“
话音未落,风扇“嗡“地暴走,狂风卷起牛皮刚摘下的假发,那顶青灰色发套“啪“地糊在房梁榫卯缝里,露出底下锃亮的头皮——密密麻麻的墨色小字从后颈直爬上天灵盖,活像块雕花冬瓜。
牛皮惨叫一声扑向铜镜,后脑勺的“丙申年三月初七,硝酸钾四十斤“在晨光里纤毫毕现,最绝的是耳后还纹着戴梓生前的私章小印,朱砂红得刺眼。
“好你个牛皮!“我甩出烧饼击中风扇开关,“戴先生拿你脑门当活体备忘录,你怎么不把《四库全书》刻脸上?“
牛皮捂着后脑勺满屋乱窜,羊毛卷假发早被撕成拖把:“当年戴先生说……说头皮比宣纸防蛀!“他一个踉跄撞翻蒸馏器,药汁泼在纹身上,“硝酸钾“遇水泛起靛青色,“您瞧!这特制墨遇酸变色,防伪着呢!“
辰时三刻·太和殿
牛皮裹着李卫偷来的袈裟缩在殿角,新换的赭色假发鬓角还粘着“包青天“戏妆残片。
胤禩的湘妃竹折扇“啪“地敲在柱上,翡翠扇坠晃成催命符:“牛大人这新行头,莫不是要改行当判官?“
“八弟这是羡慕?“我按下袖中遥控器,殿角的八叶铜风扇突然咆哮,“来!给牛大人吹个浩然正气!“
狂风掠过,假发“唰“地腾空,在满朝文武头顶划出个圆弧,最终糊在胤禛的奏折上。
四阿哥眉头微皱,抖开假发露出底下的光头皮——“硫磺配比“四个大字正盖在《税赋疏》的“减“字上,活像盖了枚火药味官印。
“护驾!有刺客!“老九的门客刚嚎出声,李卫推着餐车撞进大殿:“御膳房特供''''防秃芝麻糊''''!滋阴补肾还防雷劈!“
康熙的茶盏“哐当“砸在龙案,参汤溅湿了牛皮头顶的“木炭二十斤“:“大清朝的脸面都要被你们……咳咳……“
“皇阿玛圣明!“我滑下梁柱,指尖蘸茶抹过牛皮后颈,“您瞅这''''丙申年''''的''''申''''字缺横,与工部存档的戴先生手稿一模一样!“水痕晕开墨迹,淡青色“秀娥“二字悄然浮现,“再看看某些人仿的劣质货——“我甩出从八大胡同缴获的赝品图,画上的“硝酸钾“被改成肚兜系带,“遇水就成王八汤!“
胤禩的折扇“咔嚓“裂开,夹层掉出半张《蒸汽机草图》。
牛皮突然扑上去,光头顶着图纸缺口:“巧了!这缺的活塞参数就在下官右耳上方!“
未时·宗人府暗房
三阿哥胤祉的幕僚举着西洋放大镜,镜片在牛皮头皮上扫出光圈:“确是戴梓笔迹,这''''斤''''字的提勾带分叉,和火器营存档的《硝石录》如出一辙。“
牛皮裹着李卫从护国寺顺的袈裟,后颈纹身随吞咽上下滑动:“当年戴先生拿缝衣针蘸墨,说是比毛笔精准……“他忽然哽住,耳尖泛起可疑的红晕。
我往他光头上拍了个薄荷膏,凉得他直蹦跶:“赶明儿给你纹个西洋条形码,扫一扫直接出配方!“
窗外瓦片轻响,李卫甩出弹弓打落个黑衣人。
这厮怀里揣着临摹到一半的头皮图,画纸边角粘着春芳阁的胭脂。撬开后槽牙,毒囊竟是用糯米纸裹的跳跳糖,舌尖一碰就炸开满嘴花椒味。
“八爷就这点出息?“我蘸着朱砂在黑衣人脸上画了串王八,翻开的画纸里本该是火药流程的位置,赫然描着对戏水鸳鸯,旁注“金风玉露一相逢“。
申时·八大胡同暗巷
春芳阁头牌捏着牛皮的头皮临摹图娇笑:“爷这春宫图画得别致,鸳鸯翅膀上还标着斤两。“屏风后堆着三百张赝品,最绝的竟把“木炭研磨法“改成了《贵妃出浴图》,配料表全换成胭脂色号。
老九的门客正往画师袖里塞银锭:“把''''硫磺''''画成肚兜,''''硝酸钾''''改成金步摇!“画师笔锋一转,芙蓉帐下隐约可见“秀娥“二字,被添了几笔变成“鸾凤和鸣“。
我踹门而入时,李卫正往画上泼褪色药水。
墨迹晕染间,美人化作牛皮的光头画像,配文“秃鹫戏水图“,下书小楷:“八爷雅鉴“。
“九弟门风清奇啊!“我甩出弹弓打翻烛台,火苗蹿上老九的狐裘大氅,“这品味比茅坑里的秤砣还沉!“
戌时·乾清宫西暖阁
康熙举着牛皮的头皮拓本对光细看,突然眯起眼:“这''''丙申年''''底下另有乾坤。“
牛皮“扑通“跪地,汗珠顺着纹身沟壑滑落,水痕晕开表层墨迹,淡青色的“秀娥“在琉璃灯下无所遁形。
殿内死寂蔓延,梁九功的拂尘抖成了筛子。
“好你个牛皮!“我一巴掌拍在他油光锃亮的脑门,“拿戴先生当幌子,实则纹着老相好的闺名!“
牛皮耳尖红得滴血,羊毛卷假发歪成斜塔:“臣……臣少时在济南府……“
“好一个硫磺配比藏深情!“李卫扒着门框起哄,“敢情戴先生是月老投胎,拿火药当红绳!“
康熙的龙爪突然按在“秀娥“二字上:“此女何在?“
“崇祯十六年……被匪军……“牛皮喉结滚动,后颈的“木炭配比“皱成苦瓜纹。
蒸汽机的轰鸣从远处传来,混着更夫沙哑的梆子声,惊飞了檐下避寒的麻雀。
子夜·天工院废墟
牛皮蹲在锅炉旁缝补假发,指间银针穿梭如飞。
我拎着从老九别院顺的烧刀子翻上房梁:“说说吧,那位秀娥姑娘?“
蒸汽氤氲中,他后脑勺的纹身忽明忽暗:“那年臣十六,在济南府学造炮……“
记忆随着酒气蒸腾——
崇祯十六年的秋雨里,扎双丫髻的姑娘趴在兵工作坊竹篱外,杏眼倒映着铁水红光:“牛哥,你这溅火星子的手艺可比俺爹打锄头气派多咧!“
牛皮被铁水烫了手,姑娘撕了裙摆给他包扎,布条上绣着歪扭的“秀娥“。
闯匪破城那日,牛皮被戴梓拽上逃难的马车,回头望见城头火光冲天,姑娘绣的帕子飘落在血泊里……
“后来戴先生喝醉了,就着缝衣针给臣刺了这些。“牛皮摸着后颈苦笑,“说等天下太平了,让臣回济南府……“
李卫突然从锅炉后冒头,举着刚刻的桃木牌:“主子!臣给秀娥姑娘做了长生牌位,就供在蒸汽机锅炉上!“
铜铁交鸣声中,牛皮将新制的假发扣在木牌前,发丝间藏着张泛黄纸片:“等铁路通到济南府,我带你看铁马嘶风。“
翌日·东华门外
胤禩的马车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车帘上贴着三百张《秃鹫戏水图》。
李卫蹲在茶楼顶撒传单:“最新话本《牛大人千里追妻》,买一送八爷亲笔批注!“
牛皮戴着新制的钢丝假发上朝,发丝间缠着微型铜管。
康熙每问及蒸汽机事宜,他便一按机关,发梢“噗“地喷出蒸汽,在空中凝成数据图表。
散朝时,胤禛的靴尖“无意“踢翻牛皮的工具箱,滚出的齿轮正巧刻着“秀娥“二字。
四阿哥弯腰拾起的瞬间,袖中滑落半片济南府舆图,驿站位置被朱砂圈得血红。
护城河漂来胤祥的河灯,灯芯裹着的字条画着歪扭的铁轨,终点标着“大明湖畔“。
我摸着牛皮后颈的纹身,看李卫在河灯上添了簇歪歪扭扭的杏花。
蒸汽机的轰鸣惊起寒鸦,而千里之外的济南旧城,第一根铁轨正扎进斑驳的城墙砖缝。
随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