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九章:IP联动,文娱破圈

巴黎时装周的惊艳亮相和“技艺共享计划”的大气格局,如同两道强光,将“锦绣坊”的声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赞誉与订单纷至沓来,王经理看着公司账户上日益增长的数字,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走路带风,连带着对黄道月偶尔提出的“不计成本”的艺术追求也多了几分“您高兴就好”的宽容。

然而,表面的繁荣之下,一丝隐忧如同初春的潜流,开始在锦绣坊内部悄然涌动。

这天,季度营销复盘会上,气氛热烈。王经理刚汇报完缂丝高定系列远超预期的销售额和利润率,正准备接受大家的掌声,李薇却轻轻敲了敲桌面,打断了他的陶醉。

“王经理,高定市场的成功固然可喜,”李薇推了推鼻梁上的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冷静,“但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我们的客户群体画像,依然集中在有一定年龄和社会地位的高端人群。年轻一代,尤其是那些在互联网和流行文化中成长起来的Z世代,对‘锦绣坊’,对缂丝,认知度依然很低。”

王经理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呃,年轻人嘛,消费能力有限,而且他们追逐的都是快时尚、潮流品牌,跟我们这种……嗯,讲究底蕴的,可能不是一个路子。”

“但他们是未来。”李薇的语气不容置疑,“一个品牌想要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就不能只守着过去的辉煌和现有的客户。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锦绣坊’,让黄道婆的精神,让缂丝这种古老的技艺,在年轻人的世界里,也能找到共鸣点,拥有影响力。尤其是在文化消费领域,这是品牌年轻化的关键战场。”

黄道月一直静静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小巧的缂丝书签。李薇的话,恰好点中了她近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巴黎的成功证明了缂丝的艺术价值,共享计划展现了品牌的格局,但如何让这份“美”和“技”,真正融入当代生活,触达更广泛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塑造着未来的年轻人?

“李薇说得对。”黄道月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份量,“锦绣坊不能只做博物馆里的展品,也不能只做少数人的奢侈品。我们需要找到与年轻一代对话的方式。王经理,李薇,你们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

王经理挠了挠头,显然对这个“新潮”的议题有些措手不及:“这个……是不是可以多做点线上推广?找些年轻网红带带货?”

李薇显然早有准备,她点开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一系列当下热门的文化IP 标识。“我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进行IP联动。”她语速加快,带着设计师特有的兴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与‘锦绣坊’调性相符,同时在年轻群体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IP进行合作。我初步筛选了几个方向,重点是那些制作精良、具有浓郁中国风元素的国产动漫或游戏IP。”

屏幕上,几个名字闪过:《九霄剑影录》、《山海灵兽志》、《长安幻夜行》……每一个都是当下在年轻人群体中拥有亿万粉丝的现象级作品,其精美的画风、宏大的世界观、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都与锦绣坊想要传递的“东方美学”不谋而合。

“IP联动?”王经理眉头紧锁,“跟动漫游戏合作?咱们可是做顶级丝绸的,这……会不会显得有点掉价?”他脑子里立刻浮现出花花绿绿的游戏角色印在昂贵的丝绸上,感觉有点“次元壁破裂”的违和感。

“关键在于怎么‘联’。”李薇胸有成竹,“不是简单的形象授权印花。我们要做的,是用缂丝这门顶级的技艺,去‘再创作’IP中的精华。想象一下,用‘通经断纬’的工艺,去表现《九霄剑影录》里剑仙衣袂的飘逸,用天然矿物染料的微妙色彩,去还原《山海灵兽志》中神兽的灵动光泽……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与技艺的碰撞与升华。”

黄道月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用古老的缂丝,去诠释现代的流行文化符号?这确实是一个大胆而有趣的方向。她想起了黄巧儿当年,不也是将先进的棉纺技术,与崖州当地的织造方法相融合,才有了惠及后世的革新吗?传承,从来不是墨守成规。

“好,就按这个方向去尝试。”黄道月拍板,“李薇,你负责牵头,筛选出最合适的IP,并拿出初步的设计构想。王经理,你配合进行商务层面的接触和评估。”

目标很快锁定在了《九霄剑影录》上。这部仙侠题材的国产动漫,以其水墨画般的唯美画风、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性格鲜明的人物,俘获了无数年轻观众的心,其衍生品也一直备受追捧。

然而,与《九霄剑影录》版权方的初次接触,并不顺利。对方的负责人是一位年轻干练的女士,姓赵,对于锦绣坊的合作提议,她礼貌中带着明显的疑虑。

“黄总,李设计师,非常感谢你们对《九霄剑影录》的认可。”赵女士坐在锦绣坊雅致的会客室里,面前放着一杯上好的龙井,却并未碰触,“但恕我直言,缂丝……我知道,是非常了不起的传统工艺,‘寸锦寸金’。可它给人的感觉,是古老、沉静、甚至是有些‘慢’的。而我们的IP,是仙侠,是飞扬的想象,是快节奏的打斗,是鲜明的人物个性。用缂丝来表现,会不会……风格不搭?而且,听说缂丝的制作周期极长,我们IP的热度是有时效性的,如果产品一年半载都出不来,那合作的意义就不大了。”

王经理在一旁听得暗暗点头,觉得对方的担忧很有道理。

李薇却微微一笑,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里,拿出了一叠精心绘制的设计草图。“赵女士,您的顾虑我们完全理解。所以,我们并没有打算简单地把角色‘印’上去。”

她将草图一张张铺开在桌面上。只见上面并非完整的动漫场景或人物,而是巧妙地提取了《九霄剑影录》中最具代表性的视觉元素——男主角衣袂上飘逸的云纹、女主角发簪上灵动的凤凰形态、标志性仙剑剑柄处的缠绕龙形、甚至某个重要场景中山峦的写意轮廓……这些元素被李薇用极具艺术感的方式重新解构、组合,并标注了将要使用的缂丝技法和色彩搭配。

“比如这款限量版丝巾,”李薇指着其中一张设计稿,“我们提取了男主角‘云无心’道袍上的流云暗纹,用不同层次的白色和银灰色丝线,以缂丝特有的‘勾’和‘戗’法来表现云雾的流动感和体积感,边缘则用捻金线勾勒,低调而华贵。整体看,它是一条极具东方韵味的艺术丝巾,但对于粉丝来说,又能一眼认出其中蕴含的‘云无心’元素。”

另一张草图则是一幅小型的圆形装饰画。“这是以女主角‘凤语’的本命凤凰为灵感,”李薇解释道,“我们不会完整织出凤凰的形态,而是截取它翅膀上最华丽的一片羽毛,用‘包心戗’和‘木梳戗’结合,表现羽毛丰富的层次和璀璨的光泽。背景则用深邃的藏蓝色丝线平缂,如同夜空,衬托出凤羽的流光溢彩。”

还有一些更“轻”的周边设计,比如在高端笔记本封面上嵌入一小块缂丝制作的门派徽记,或是在定制款手机壳的背部,用缂丝勾勒出主角仙剑的抽象线条……

这些设计,既保留了《九霄剑影录》的核心神韵和辨识度,又充分展现了缂丝工艺的细腻、雅致与高级感,完美地避开了“直接印图”的廉价感,将IP元素与传统技艺巧妙地融为一体,生发出一种全新的、令人惊艳的美感。

赵女士的眼睛越睁越大,从最初的礼貌性审视,变成了由衷的惊叹和欣赏。她拿起那张凤羽的设计稿,指尖轻轻拂过纸面,仿佛已经能感受到那缂丝的质感。“这……太……太美了!”她忍不住赞叹,“李设计师,你们真的……抓住了我们IP的‘魂’,又赋予了它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艺术形式!”

原本的疑虑烟消云散,赵女士的态度变得极为热情:“黄总,李设计师,这个合作,我们原则上同意了!具体细节,我们后续详谈!”

设计方案打动了版权方,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将设计稿转化为实物,对缂丝技艺本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动漫角色的线条往往比传统国画更锐利、更明确;色彩也更加鲜艳、对比度更高。如何用“通经断纬”这种讲究圆润过渡、层次丰富的技法,去精准地表现出动漫人物的轮廓线?如何调配出既符合原作设定、又能保持缂丝高级感的鲜亮色彩?

黄道月亲自坐镇,与张师傅带领的攻关小组一起,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攻坚。他们反复试验不同的丝线捻度和粗细,尝试调整“结”、“勾”等手法的力度和密度,以求在线条表现上更加清晰、利落。为了达到更鲜明的色彩对比,他们甚至在小范围内,大胆尝试将极其精细的苏绣针法(如用于勾边的“切针”)与缂丝技法相结合,取长补短。

那段时间,缂丝工坊的灯经常亮到深夜。年轻的学徒们对着动漫角色的高清设定图,一遍遍练习着用梭子勾勒人物的眼神光;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则对着色卡,反复调试着染料的配比,力求还原出最接近原作又富有丝绸光泽的色彩。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激发出了团队无限的创造力。

经过数月的精心准备,“锦绣坊 x 九霄剑影录”限量联名系列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发布策略也一改锦绣坊往日的低调奢华,变得更贴近年轻人的玩法。先是在微博、B站等平台,联合几位顶流的动漫、游戏KOL进行预热,吊足粉丝胃口。随后,在官方小程序上限量开启线上预售,几乎在开放购买的瞬间,服务器就被热情的粉丝挤爆,多款核心产品秒罄。

紧接着,在几个一线城市的潮流地标,开设了为期一周的线下快闪店。快闪店的设计融合了锦绣坊的典雅与《九霄剑影录》的仙侠意境,店内不仅展示和销售联名产品,还设置了小型的缂丝体验区和打卡点。

市场反响之热烈,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卧槽!我本命角色的云纹丝巾!这是什么神仙联动!买它!”

“以前觉得缂丝是奶奶辈的东西,没想到能这么潮!锦绣坊路转粉了!”

“排了三个小时队才抢到凤羽装饰画!实物质感绝了!这钱花得值!”

“我一个钢铁直男,居然对一条丝巾动心了……锦绣坊,算你狠!”

“这波是文化自信!国漫之光遇上国宝技艺,双厨狂喜!”

许多原本对缂丝、对锦绣坊一无所知的年轻人,因为对自己喜爱的IP的追捧,第一次走近了这门古老的技艺。他们惊叹于缂丝的精妙绝伦,开始自发地去了解缂丝的历史和文化,甚至对锦绣坊的其他产品也产生了兴趣。

这次IP联动,无疑是一次现象级的“破圈”营销。它不仅为锦绣坊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商业回报——联名系列的销售额轻松突破八位数,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将古老的缂丝技艺,以一种时尚、新颖、且极具吸引力的方式,带入了年轻人的视野。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在这里找到了一条充满活力的融合之路。

锦绣坊的这次大胆尝试,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整个传统文化产业界都激起了巨大的涟漪。许多同样面临品牌老化、受众固化困境的老字号、非遗传承机构,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放下身段,与年轻市场有效沟通?如何找到合适的IP,进行有深度、有创意的联动,而不是简单的“贴牌”?

黄道月看着后台统计的年轻用户增长数据,以及社交媒体上那些充满真情实感的讨论和赞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次文化传播的胜利。

她仿佛看到,那根传承自黄道婆,穿越了千年时光的丝线,如今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在年轻一代的手中,在数字化的时代里,继续编织着属于它的锦绣传奇。

然而,短暂的喜悦之后,一个新的、更为现实的问题,如同巨大的阴影,悄然笼罩在Kesi项目的上空——成本。如此不计工本的精工细作,如此成功的市场反响,背后却是高昂到令人咋舌的投入。这“叫好又叫座”的局面,能持续多久?

王经理拿着最新的财务报表,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他知道,下一场硬仗,即将到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

广告位 Banner

随机小说:

友情链接:

儒学书屋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浏览屋 YY文轩 漫客文学 无忧书苑 草香文学 博弈书屋 旺仔书屋 巨浪阁 旺仔书屋 百文斋 替身受假死之后最新章节 百文斋 巨浪阁 那年花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