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这气势恢宏的诗句,正是毛泽东于1961年11月17日创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列位看官,话说1961年金秋十月,绍剧团携《三打白骨精》进京献艺。郭老观罢此剧,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挥毫写下“千刀当剐唐僧肉”的激愤诗句。时过境迁,如今再看此句,有了新的解读视角。一种观点认为,此句并非真要将唐僧千刀万剐,而是描绘妖精准备对唐僧痛下杀手之际,孙悟空不计前嫌,拔一根汗毛化身施救。这一解读凸显了孙悟空不念师傅紧箍咒之旧恶,关键时刻毅然救师的善良本心;同时也体现出唐僧虽起初不辨人妖,但认错态度良好,能及时改正。
彼时,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毛泽东主席以政治家的敏锐洞察力,借神话故事影射现实,在诗中明确指出“僧是愚氓犹可训“,强调对中间派的教育改造;而“妖为鬼蜮必成灾”则点明必须坚决打击真正的祸首。这段文坛佳话,展现了《西游记》作为经典作品的深远影响力——不同读者能从中获得不同感悟:或见斗争智慧,或品修行哲理,或察世道人心。古人云“西游正道书”,其内涵之丰富,恰是它位列四大名著的重要原因。
上回书说道,孙悟空即将“金猴奋起千钧棒“,那金箍棒可是他降妖除魔的关键依仗。须知对孙悟空而言,金箍棒犹如战士佩剑——纵有通天本领,失此利器亦难尽展所长。毕竟,一件称手的兵器,从来都是英雄豪杰纵横四海、扬名立万的必备之物。
书接上文,此前正讲到孙悟空学艺归来,荣归故里,重返那朝思暮想的花果山水帘洞,还果敢地斩了混世魔王。倘若您是依据电视剧《西游记》来了解这段故事,或许会看到剧中孙悟空与混世魔王一番打斗后,二人竟化干戈为玉帛,不打不相识,甚至还招揽来三位同伴,与孙悟空称兄道弟。实则不然,这般演绎可有些曲解原著之意,把《西游记》里这一情节的深意给淡化了,沦为一场简单的打闹戏。在原著之中,孙悟空回到花果山,那混世魔王是非除不可的。上回对应的回目为“断魔归本”,寓意着孙悟空回归本心之地,祛除心魔。彼时,道心一旦有所迷失,魔障便会趁虚而入,若不将这混世魔王斩杀,花果山便如被玷污的清泉,浑浊不堪。所以,书中才将那混世魔王的老巢称作水脏洞,唯有手刃此魔,方能恢复花果山原本的纯净,契合修行悟道的真谛,因此斩魔势在必行。
孙悟空重回水帘洞后,思绪飘回到授业恩师须菩提祖师身边,心中不禁思索,祖师为何让他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其实,跟随祖师学艺,修的是性灵;但修行之路漫漫,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回归到修命之上。而不管是修性还是修命,本质上都是一场对自我本心的淬炼,须得回到自己的“心灵归处”——花果山,毕竟,修行终究是关乎个人内心的一场修行。
孙悟空斩杀混世魔王后,缴获一件兵器,正是那混世魔王掌心紧握的和善板门大刀。混世魔王一死,其手下那些个眼疾腿快的小妖怪顿时作鸟兽散,他们深知在东胜神洲已无容身之所,一路奔逃,远遁至南赡部洲。这些小妖怪逃窜之际,还将混世魔王的和善板门大刀的独特刀法以及刀的样式一并带到了南赡部洲,时光流转,竟也在当地流传开来。说来也巧,待到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之时,世间出了个赫赫有名的巨无霸,相传此人武艺高强,其绝技便有着源自混世魔王那些小妖精所传技艺的影子。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毕竟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之时,才正值王莽篡位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后续故事且待后文详述。
孙悟空得了这口和善板门大刀,眼见手底下的猴子猴孙们,想起自己外出学艺这些年,他们被混世魔王驱赶出洞府,流离失所,心中满是怜惜。如今自己学成归来,本领高强,自然不能让这些“孩儿们”再受欺凌,定要教会他们防身之术。于是,孙悟空当即传令,让花果山水帘洞的全体猴子猴孙们,砍竹为枪,削木为刀,日夜操练兵马。他每日亲自下场,将自身所学悉心传授给手下,手持和善板门大刀在阵前示范:“孩儿们,都瞧仔细了,这招式当如此施展……”孙悟空练得兴起,大刀挥舞得虎虎生风,哪成想,“咔”的一声脆响,那和善板门大刀竟然不堪重负,断为两截。您想想,孙悟空天生神力,这般用力猛挥,这大刀哪能经得住,刀花刚耍得绚烂夺目,他稍一使劲,“嘎巴”一声,便夭折了。只见美猴王怒目圆睁,将断刀往山石上狠狠一掼,“铿啷”一声火星四溅,刀身与岩石相撞发出“铿啷”脆响,他拧眉怒道:“这般劣铁也配称作兵刃!”再瞅瞅猴子猴孙们手中的竹枪木刀,更是心忧,心想着即便把他们操练得有模有样,可将来万一碰上人王、禽王或是兽王,见自家聚众而起,兴兵来犯,就凭这些个简易的竹枪木刀,如何抵挡得住,想到此处,不由得烦闷不已。
恰在此时,猴群中走出两只老猴。若您翻开《西游记》原著细瞧,便可知这两只老猴名为赤尻马猴。这“尻”字颇为生僻,乃是“尸”字底下加个“九”字,年幼时,我在上海曹家渡附近溜达,偶然瞧见一家眼镜店的招牌上有这个字,当时年少懵懂,不认得这字如何念,赶忙查字典,才知晓读音为“kāo”,意为臀部。如此看来,这赤尻马猴,可不就是红屁股的大马猴嘛。
这两只赤尻马猴上前,恭敬地问道:“大王,您可是在为咱们的兵器一事忧心忡忡?”
孙悟空愁眉不展地应道:“可不是嘛,我这口刀折了,你们手中的竹枪木刀也派不上用场。”
赤尻马猴连忙劝慰:“大王,莫要着急,要想寻些兵器,那还不是易如反掌?简单得很呐!”
话音刚落,猴群里又窜出两只通背猿猴。这四只猴子均年事已高,此刻一同围到孙悟空面前。一只赤尻马猴接着进言:“大王,咱们所言不虚,寻兵器一事,实在是小菜一碟。”
孙悟空眼睛一亮,急切问道:“哦?那该上哪儿去寻呢?”
通背猿猴不紧不慢地说道:“离咱们这儿不远,往东二百里,中间隔着一片海域,乘船行二百里海路,便能抵达岸边,那儿便是傲来国的国境。傲来国中有国王统治,百姓安居乐业,军民众多。您去那儿找找看,必然能找到金匠、银匠、铜匠、铁匠,要么请工匠打造一批兵器,要么花些钱财购买回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嘛。”
四老猴你唱我和,这个道“傲来国兵器精良”,那个说“二百里海路转眼即至”,说得大圣抓耳挠腮,心中急切。这时又一老猴说道:“大王,您就赶紧跑一趟傲来国,瞧瞧能不能觅得几件趁手的兵器。”
孙悟空略一沉吟,随即应道:“好嘞,你们在此好生等候,待本大王速去速回,前往傲来国走一趟!”言罢,他身形一晃,纵身一跃,一个跟头翻将出去,刹那间便没了踪影。您可别忘了,孙悟空一个跟头便是十万八千里,这区区二百里海路,对他来说不过是眨眼之间的事儿,转瞬就到了傲来国境内。
孙悟空足尖轻点,凌于云头,俯瞰而下,只见那傲来国城墙高耸入云,城阙巍峨壮观,城中三街六市车水马龙,行人往来如织。熙熙攘攘间,众人举手投足,衣袖翩跹,仿若能聚云成幕;挥洒汗水时,恰似落雨纷纷,出城入城者摩肩接踵,端的是一派昌盛繁华之景。
“嘿,这般热闹,我却上哪儿寻兵器去?”孙悟空心中暗自思量,“下去买吧,太过繁琐,干脆略施法术,取它几件便是。”
念及此处,孙悟空立于云端,掐诀念咒,冲着傲来国方向猛地吹出一口仙气。这口气仿若有灵,刚一入傲来国境内,便化作一阵狂风呼啸而起。这风来势汹汹,直刮得,“大风乍起兮,十人逢之九人惊。”刹那间,西北天际飞沙走石,鸡蛋大的石块被卷得漫天乱飞。这风一路肆虐,径直刮到南天门,呼啸着闯入凌霄殿,恰逢王母娘娘筹备蟠桃盛会,一时间,众仙被刮得东奔西散,乱作一团;紧接着,又刮到阴曹地府、冲入阎罗殿,大鬼小鬼躲避不及,相互撞得人仰马翻,牛头马面也被搅得阵脚大乱;而后,风势不减,刮到杨氏三间小屋,送饭的佳人扁担瞬间被刮飞;屋内小两口吓得摔倒在地,惊恐的呼喊声仿若末日降临;这风仍不停歇,刮到山海关忽地转向,竟又朝着云南地界奔涌而去。
这阵狂风自东胜神洲席卷至南赡部洲,从高空直灌地面,所过之处,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傲来国里,人人自危,个个胆寒,家家户户匆忙紧闭门窗,上至国王,下至黎民百姓,无人敢踏出家门半步。方才还热闹非凡、人烟稠密的三街六市,经这狂风一吹,瞬间变得寂静无声,人迹全无。
孙悟空按住云头,手搭凉棚,定睛观瞧,暗自思量:“如此繁华之地,却不知兵器藏于何处?”嘴角一咧,按下云头,悄然落在皇宫之外。在皇宫以西,有一片库房区域,其间有十座库房。孙悟空目光如炬,一眼便锁定十座库房中的兵器库,他走上前去,对着库门又是轻轻一吹,那门锁仿若听从号令一般,应声而落。伸手一推库门,嚯!只见库内琳琅满目,摆满了各式兵器,刀枪剑戟寒光闪耀,强攻硬弩蓄势待发,弓箭弩箭密密麻麻,真可谓应有尽有,成千上万件堆积如山。
孙悟空挠了挠头,心中暗忖:“我一人如何拿得下这许多,看来得施展个法术。”言罢,他伸手拔下一把毫毛,放入口中,轻轻嚼烂,而后朝着空中,运力一吹,再伸出手指,口中念念有词:“变!”刹那间,千万只小猴仿若从天而降,凭空出现。孙悟空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孩儿们,动手搬兵器!”这些小猴闻令而动,一拥而上,力气大些的,抱起三五件兵器,健步如飞;力气小些的,也扛起一两件,不甘示弱,有的抬弓,有的抬箭,有的扛刀,有的拿锤,一时间,库房内热闹非凡,忙得不可开交。不消片刻,千万只小猴便齐心协力,把傲来国这座武器库搬了个底儿朝天,一件不剩。
孙悟空见事已成,施展摄身法,朗声招呼道:“孩儿们,走!”小猴们闻声,“噌”的一下,如敏捷的飞燕般蹿入云端,扛着兵器,紧紧跟随孙悟空,驾云疾驰。眨眼间,便回到了花果山水帘洞外。
此时,水帘洞外,原本正拿着竹枪木刀操练的那帮猴子猴孙,听闻声响,抬头望去,只见云端密密麻麻布满小猴,顿时吓得呆若木鸡,捏着手中的竹枪木刀,愣愣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就在这时,孙悟空身形一抖,仿若从天而降,从云端踏步而下,待双脚稳稳落地,小猴们瞬间消失不见,而那些兵器仿若缤纷落雨,纷纷散落一地。孙悟空“啪”的一声,稳稳踏在山石之上,声如洪钟,朗声道:“孩儿们,抬刀枪,操练起来!”
猴子猴孙们这才如梦初醒,惊呼声此起彼伏:“大王,您把兵器搬来了!”随即,众人一哄而上,你争我抢,有的抢刀,有的抢枪,那股兴奋劲儿与先前拿着简陋竹枪木刀时截然不同。
那四只老猴——两位赤尻马猴和两位通背猿猴,也赶忙走上前来。其中一只赤尻马猴满脸笑意,开口说道:“大王,您瞧见没?这帮孩子拿到真刀真枪,和使竹枪木刀时可大不一样了。”另一只通背猿猴在旁附和道:“大王,我算是彻底明白了,要想成就大业,还得兵器在手啊!”还有只老猴灵机一动,提议道:“大王,咱编个山歌,用这山歌训练士卒,等真刀真枪一发,士气定然大振。”
孙悟空听罢,点头称是,当即抖擞精神,在花果山前扎下营寨。有了这些实打实的真刀真枪,整座营寨仿若被灌入了雄浑磅礴的精气神,放眼望去,壕沟纵横交错,土垒高高堆起,营门巍峨耸立,大杆直插云霄,纛旗烈烈飘扬,猴兵们穿梭其中,忙着点名过卯、发放军情,端的是煞气腾腾,威风八面,好不壮观。
想那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潜心修行之时,可不光是悟透了精妙道法,还将兵家谋略研习了个通透。如今,靠着从傲来国“巧取”来的众多兵器,让麾下猴子猴孙们个个装备精良,人手一件利刃,扎下的这座大营,布局严谨,防守森严,恰似铜墙铁壁、铁桶一般稳固。营帐既成,孙悟空又事无巨细,悉心调教小猴们如何进退有序、怎样严密巡营,还特意设立了详尽的花名册,逐一登记造册,每日严格点名过卯。这一仔细清点,好家伙!花果山竟有四万七千二百五十猴兵,这无疑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强大势力。此刻,人人紧握刀枪,大猴小猴齐心同力,那股子奋发昂扬的劲头,真仿若在修炼正途上大步流星地迈进。
这般大张旗鼓地排兵布阵、安营扎寨,动静实在太大,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迅速惊动了周边各处山寨。一时间,周边七十二家洞府的妖魔鬼怪们,不管是凶猛的豺狼虎豹、机警的獐子、灵动的野鹿、威风凛凛的狮子、庞然大物般的大象、力大无穷的猩猩、皮糙肉厚的河马、狡黠神秘的貔子,还是身形蜿蜒的大蟒,形形色色、奇形怪状,无一不被吸引,纷纷朝着花果山蜂拥而来。众妖王见美猴王这般威风八面、气吞山河,心底折服,纷纷表态愿尊美猴王为王,有的妖王更是主动将自家妖兵纳入美猴王麾下听令。孙悟空倒也颇有手段,仿照古时兵制规制,将这些繁杂的力量重新整编,或令其随军操练,提升战力;或安排按季缴纳粮饷,充实后勤;或要求他们奉送盔甲、军装、号牌,强化军备;还有的责令主动奉上粮草,保障供给。各方势力自此唯美猴王马首是瞻。美猴王每日亲率猴兵与妖兵刻苦操练,一时间,花果山势力大增,声威远扬。
然而,操练闲暇之际,美猴王看着手下猴子猴孙们都挥舞着趁手兵器,杀声阵阵,自己却猛地想起,之前那口大刀已然折断,如今自己的兵器又该去往何处寻觅?他把从傲来国搬来的这些真家伙逐一掂量,竟没一件能入得了法眼,件件都不称手。孙悟空暗自琢磨,还得找那四只经验老到、见多识广的老猴商量商量。念及此处,他当即把四只老猴唤到跟前,开口说道:“孩子们如今都已手握利刃,可我这当大王的,兵器却还没个着落,这可如何是好?况且这段时日操练下来,你们的本事也都见长了不少。罢了,这样吧,你们好生看守山寨,本大王决定下山一趟,去寻摸寻摸,看能不能找到件合心意的兵器。”
四只老猴一听,赶忙上前,神色关切地说道:“大王您何须舍近求远,您本就是天生神圣。那混世魔王的刀,您使着就别扭,傲来国武库中的那些兵刃,说到底都是凡间俗物,哪能配得上您尊贵的身份。您若要寻兵器,非得找件专供神圣使用的稀世珍宝才行。”
美猴王一听,不禁眼中露出几分好奇,挑眉问道:“哦?如此说来,我该上哪儿去找这等神圣的兵器?”
四只老猴相视一笑,其中一只上前两步,恭敬地做了个请的手势,笑道:“大王您且跟我们来。”说罢,四只老猴在前头领路,脚步匆匆,不多时便将孙悟空引到了花果山水帘洞洞口前。早前提及,这花果山水帘洞前,有一挂如银河落九天般的瀑布,白练垂空,飞流直下,恰似一道天然屏障,巧妙掩住洞口。待穿过这道气势磅礴的瀑布,紧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古朴厚重的石桥。四只老猴引着孙悟空稳稳踏上石桥,而后抬手朝着桥下一指,神色略带几分神秘,说道:“大王您瞧仔细了,这一进洞的石桥,可有个响亮的名号,
随机小说: